8月2日,俄罗斯之声网站刊登了一则名为《俄罗斯试验新型空气动力宽体客机》的消息,从多个角度释放了关于中俄在大型民用航空领域有望合作的信号。
由于已经有70多年历史的俄罗斯之声是俄罗斯的国家级媒体,因此这也是继6月初普京总统访华涉及到此话题之后有关大飞机领域中俄两国合作的最新进展。
据俄罗斯之声的报道,俄罗斯中央空气流体动力学研究所对俄罗斯新型空气动力宽体客机Frigate Ecojet进行了试验。Frigate Ecojet是俄罗斯航空集团全新设计的机型,机身将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椭圆形,而不是圆形,这显然不是对前苏联时代研制的伊尔-86和伊尔-96的改进。根据设计目标,这种新型的飞机起飞重量仅有129吨,比伊尔-86和空中客车A300短30%,至少载客302名,在不同的型号中载客量可达400,飞程将达4500公里,运输成本有可能降低25-30%。飞机将安装两个发动机——俄罗斯的PD-18R或者PC-90A20,或者外国的,例如英国Rolls Royce Trent 500。在报道完关于Frigate Ecojet的型号消息之后,俄罗斯之声就开始念念不忘中俄合作:“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现也在研制新型的宽体客机。正如该公司的其他项目一样,新型飞机将在大规模的国际合作框架下展开,没有一个国际伙伴不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目前,俄中联合工作组正在讨论联合研制和生产宽体客机的可能性,联合工作组有望于明年向两国政府提交自己有关项目的市场调研和新型飞机技术性能的工作结果。”
到目前为止,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Ltd.,简称“中国商飞公司”)和国家大型飞机科技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都没有对这则来自俄罗斯的报道做出任何评论。事实上,国家大型飞机科技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成员都没有设计过任何型号飞机的经验,而在6月初的普京总统访华期间,中国商飞公司依然拒绝承认《人民日报》报道中的两国合作。相比之下,总是由俄罗斯单方面施放的信号给外界以遐想。对这款椭圆形机身、俄罗斯绝无仅有的飞机设计,曾参与“运十”研制并担任过ARJ21支线客机负责总体设计的副总设计师的周济生研究员用“幻想飞机”来评价俄罗斯之声报道的相关设计参数。
根据周济生研究员给出的专业分析,Frigate Ecojet载客人数、起飞重量、航程和燃油消耗量等参数与发动机匹配要求完全脱离飞机总体设计常识。实际上,俄罗斯民用航空发动机与美英等西方国家相比,在安全可靠性和燃油消耗乃至噪音污染方面,没有任何竞争力,连俄罗斯本国民航公司都要求前苏联时代研制的现服役飞机换装进口发动机。看来,与俄罗斯民族的双头鹰性格类似,俄罗斯媒体的消息也是虚虚实实。“宽体客机”的定义是双通道、200~300座及以上的客机。实际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并没有在研制新型的宽体客机,依然全力奋战中的ARJ21和C919都为150座位级别以下的单通道机型。
不过,“目前俄中联合工作组正在讨论联合研制和生产宽体客机的可能性,有望明年向两国政府提交自己有关项目市场调研和新型飞机技术性能的工作结果”,应该是这次俄方报道向外界释放的真实的、有明确目的指向的信号。之所以这样说,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一个“联合工作组”的存在与此前新华社和俄罗斯之声对普京的报道以及普京在《人民日报》撰文使用的措词在逻辑上吻合。其次,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市场调研也符合飞机设计的流程,也说明双方将合作的新型飞机不是基于伊尔-96的改进。最后,在时间点上,这次俄罗斯方面对外施放信息是在7月上旬中国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即将开始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之后。而联合工作组的“工作结果”的提交时间应该是在明年中国政府换届之后,而不是在此之前做出关于新型飞机两国合作具体方案的最后决策。
不论信号是否完全可靠,届时,关于中国大型飞机第三次国际合作的具体方案和中国航空工业是否需要重组也将成为新的考验。
|